《重阳·临潭》
秋意渐浓,霜叶如醉,临潭的天空被染成一片澄澈的蓝。重阳的脚步,轻轻踏过洮河的波光,掠过西凤山的林梢,悄然落在了这座千年古城的屋檐下。风里,飘着秋寒也飘着一丝丝、一缕缕,难以言说的思念。
临潭,古称洮州,是历史长河中一粒温润的玉,镶嵌在甘南的怀抱里。千年的风霜,未曾磨去她的诗意,反而让她的节令,如陈酿般愈久愈香。重阳,便是这岁月中最温柔的一笔——不张扬,却深邃;不喧嚣,却动人心弦。
登高:与山对话,与时光同行
重阳登高,是临潭人与自然的一场约定。东明山的石阶上,印着祖辈的足迹,也印着今人的脚步。我们拾级而上,不是为了征服山的高度,而是为了贴近天的温度。站在山巅,高速公路如银练般蜿蜒在眼前,梯田皴折铺展到光盖山的石门口,时光在此刻留恋停驻。
传说,那些远徙而来的先民,曾在此处登高望乡。他们把茱萸别在衣襟,把乡愁藏进诗行。风起时,山间回荡的,不只是松涛,还有他们低低的吟唱。如今,我们依旧在这一天登高,却不再只为避灾祈福,而是为了在喧嚣尘世中,寻回一份内心的宁静。
山风拂面,仿佛听见了历史的低语:“登高不是为了远眺,而是为了回望。”
乡愁:风起重阳,心归故里
重阳,是临潭人心中最柔软的节令。它不似春节的喧腾,也不似中秋的圆满,它更像一首低吟的诗,一段独白的散文,在秋日的午后,轻轻叩响心门。
我们在这座小城,守着古老的习俗,也守着不变的深情。
远处的游子们,愿你我,无论身在何方,都能在重阳这天心归故里
岁岁重阳,今又重阳。
愿山河无恙,人间皆安。
愿你我,所念之人,皆得安康。
文 张三